控制電纜的額定電壓和絕緣電壓的選擇需結合電路的工作條件、環境要求及安全規范,核心原則是 “額定電壓匹配長期工作需求,絕緣電壓覆蓋短時過電壓風險”。具體選擇方法如下:
額定電壓是電纜長期工作的 “電壓上限”,需直接匹配控制回路的實際工作電壓及系統接地方式,步驟如下:
-
明確回路的工作電壓
-
交流 220V 控制回路:選擇額定電壓≥220V 的電纜(如 0.3/0.5kV,其中 U=0.5kV≥220V);
-
交流 380V 控制回路:選擇額定電壓≥380V 的電纜(如 0.45/0.75kV,U=0.75kV≥380V);
-
直流控制回路(如 110V、220V):按直流電壓峰值(交流額定電壓的 1.414 倍等效)選擇,例如 220V 直流回路需匹配額定電壓≥311V(220×1.414)的電纜,通常選 0.3/0.5kV 即可滿足。
-
考慮系統接地方式
額定電壓的 “U?” 參數與系統接地方式相關:
-
參考行業規范的推薦值
不同場景有默認選型標準,例如:
絕緣電壓是電纜絕緣層能耐受的 “短時最高試驗電壓”,需覆蓋系統可能出現的短時過電壓(如操作過電壓、雷電感應電壓),選擇依據如下:
-
根據系統的過電壓等級
絕緣電壓需≥系統可能出現的最大短時過電壓(通常為額定電壓的 1.5-2 倍):
-
滿足絕緣試驗要求
電纜出廠前需通過絕緣耐壓試驗(如工頻耐壓 1 分鐘),絕緣電壓需匹配試驗標準:
-
考慮環境因素的影響
惡劣環境(如高溫、潮濕、腐蝕性場所)會降低絕緣性能,需適當提高絕緣電壓裕量:
-
優先符合行業標準
不同領域(如電力、化工、建筑)有具體規范,例如:
-
避免 “過度選型” 或 “選型不足”
-
結合電纜型號與絕緣材料
不同絕緣材料(如 PVC、交聯聚乙烯 XLPE)的耐電壓性能不同,例如 XLPE 的絕緣強度高于 PVC,相同額定電壓下,XLPE 電纜的絕緣電壓裕量更大,可優先用于高溫或高過電壓風險場景。
本文由AI生成